三大美股长期赢家:Microsoft、Coca-Cola、Visa 回调后为何仍值得加仓?

你可能已经持有的三只股票:现在正是继续买入的最佳时机!

三大美股长期赢家:Microsoft、Coca-Cola、Visa 回调后为何仍值得加仓?

当投资者手中有闲置资金时,他们往往会寻找尚未持有的股票进行投资,原因显而易见:分散化配置更有利于风险管理。

但现实中,这并不总那么容易做到。有时候,投资者投资组合中已经持有的股票,反而正是最值得继续加码的优质资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买入那些长期表现稳健、基本面坚韧的公司,并不是错误选择。

基于这个逻辑,下面介绍三只你很可能已经持有、但仍然值得在近期回调后“加仓”的优质股票。

1. Microsoft:巨头依旧强悍,增长引擎长效驱动

Microsoft (NASDAQ: MSFT) 虽然是一家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科技巨头,但其增长活力依然惊人。最新季度营收达到 777 亿美元,同比大增 18%,并创造 308 亿美元净利润。如果有人认为 Microsoft 已经过了巅峰期,那显然没人向它本人传达这个消息。

这家公司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永不枯竭的核心力量:

(1)不可撼动的市场统治力

Statcounter 数据显示,Windows 操作系统安装在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电脑上。这种强大的渗透率意味着:

→ Microsoft 已成为全球个人与企业计算场景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2)产品生态系统的强势联动

Windows 不仅是操作系统,它还是通往 Microsoft 其他高盈利业务的入口,包括:

  • Bing 搜索
  • LinkedIn
  • Azure 云计算平台

这种“生态锁定效应”使得 Microsoft 具备长期增长的复合动力。

尽管如此,近期股价表现不及大盘,原因在于市场对 AI 投资成本、与 OpenAI 的竞争关系、AI 估值泡沫 等因素产生疑虑。但宏观来看:

这是 Microsoft。

机构分析师普遍认为其合理股价应在 631.80 美元,较当前水平有 28% 上行空间

Microsoft 的规模、生态壁垒与必须品属性,是其长期不可阻挡的增长之源。

2. Coca-Cola:百年品牌现金牛,低估回调后再显价值

2024 年对 Coca-Cola (NYSE: KO) 股东来说并不轻松。由于二季度销量小幅下滑、此前关税风险预警等因素,股票在年中出现疲软。虽然近期有所反弹,但仍低于 4 月的高点。

然而,和 Microsoft 一样:

Coca-Cola 并不存在任何长期结构性风险。

这家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知名饮料品牌,有其必然性。

品牌力才是 Coca-Cola 的核心资产

139 年历史铸造了它的营销能力。Coca-Cola 不只是饮料公司,而是:

“全球生活方式品牌”

你可以在 T 恤、圣诞饰品、家居摆件上看到它的 LOGO。

品牌渗透如此之深,意味着竞争者很难撼动其全球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是:股息魅力回来了

当前 Coca-Cola 的前瞻股息率约 2.9%,并且:

公司已连续 63 年提高股息

对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当前对于 Coca-Cola 来说是典型的“调整即机会”。

3. Visa:全球支付龙头,AI潜力被低估的增长复合体

如果你很难找到新的标的加入投资组合,那么 Visa (NYSE: V) 是最值得考虑加仓的那一只。

Visa 最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2%,高于长期平均增速,主要受益于快速增长的跨境支付业务。Visa Direct 欧洲主管 Anastasia Serikova 指出:

“跨境支付正快速增长,全球跨境支付规模每年以约 9% 的年复合增速扩张。”

Serikova 同时预测:

到 2027 年全球跨境支付有望达到 250 万亿美元,较 2017 年增长 100 万亿美元。

全球贸易、全球化劳动力流动、跨境汇款持续提升,这为 Visa 提供长期增长燃料。

AI 赋能的增长价值被市场低估

虽然投资者担心监管、竞争与估值挑战,但真正被忽视的是:

Visa 能将 AI 用在真正能产生价值的领域,包括:

  • AI 客服系统
  • 风险与欺诈监测
  • 精准数据分析
  • 更高效的交易验证系统

在支付行业这种“高技术依赖、高数据密度、高风险偏好”的领域,AI 的应用对 Visa 具有巨大潜力,且尚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

【结语】继续加仓你已熟悉的赢家

Microsoft、Coca-Cola 和 Visa 的共同特征是:

  • 商业模式稳定且具有长周期吸引力
  • 在各自行业拥有领先地位
  • 具备长期确定性的增长逻辑

如果你的投资组合已经拥有它们,在当前回调或停滞阶段,再加仓少量、提高持仓质量,反而可能是比寻找新股票更稳健的选择。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8204.html

(0)
上一篇 16小时前
下一篇 55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