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uffett时代到支付科技崛起:Visa如何成为下一家市值破万亿的金融巨头

不到两个月后,Warren Buffett 将卸任 Berkshire Hathaway 的CEO(但继续担任董事长)。在 Buffett 的领导下,Berkshire Hathaway 成为唯一一家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的美国非科技类公司。
除了旗下的保险业务、BNSF Railway、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以及一系列零售、制造和服务公司之外,Berkshire Hathaway 还持有 40 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其中包括对 Visa 价值 27 亿美元的持仓。
以下将解析为何 Visa 有望在 2030 年前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并说明为何这只股息增长股是当前值得布局的优质资产。
Visa:几乎完美的商业模式
Visa 之所以成为优秀的长期投资标的,核心在于商业模式极度简洁且高效。
这家支付巨头的营收主要来自两类数据:
- 交易金额(transaction volume)
- 处理笔数(processed transactions)
换句话说,只要用户刷卡、插卡、挥卡,或在线完成一次交易,Visa 就能赚取收入。
不同于发行自有信用卡的 American Express,Visa 与 Mastercard 主要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卡片,因此商业模式更轻、更高毛利。
但由于 American Express 自行承担信用风险,其上行潜力相对更大。
Visa 的业务高度可预测,非常适合偏好稳健增长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在截至 9 月 30 日的最新财年中,Visa 的表现如下:
- 净营收增长:11%
- 支付金额增长:8%
- 交易处理笔数增长:10%
- 非 GAAP 每股收益增长:14%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 Visa 的业绩几乎未受冲击:
非 GAAP EPS 仅下降 7%——凸显其商业模式的稳定性。
对比来看,金融行业中更具周期性的领域在疫情中遭遇了显著放缓。
迈向 1 万亿美元市值的路径
Visa 当前市值为 6320 亿美元。
若要在未来五年(2030年结束前)达到 1 万亿美元,需要股价以 9.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过去六个月:
- S&P 500 上涨 12%
- Visa 股价下跌 10%+
这导致 Visa 的估值从 10 年中位数 PE 34.3 倍下降至 当前的 32.2 倍,使其具备更高的吸引力。
在估值合理且未被“完美定价”的前提下,只要市场情绪不恶化、估值不下压,Visa 股价能够长期跟随业绩同步增长。
更重要的是,即便 Visa 增速放缓,其市值仍有望在 2030 年突破 1 万亿美元,而无需估值上调。
过去五年 Visa 的非 GAAP EPS 年均增长 18%。
当然,未来增长率将可能低于过去五年:
- 网络规模已经庞大,业务增速自然趋缓
- 宏观经济放缓、生活成本压力增加,可能拖累消费支出
华尔街分析师的一致预期如下:
- 2026 财年 EPS:12.81 美元(同比 +11.7%)
- 2027 财年 EPS:14.43 美元(同比 +12.7%)
即便未来增速处于低双位数区间,Visa 仍具备强劲可能在 2030 年前达到万亿美元市值。
行业龙头的长期买入机会
在当下普遍高估值的市场中,Visa 凭借合理估值和明确的长期成长路径,成为值得长期配置的核心资产。
其优势包括:
- 不承担信用风险,使商业模式极高毛利、可预测性强
- 持续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资产负债表极其稳健
- 增长不依赖宏观经济繁荣,行业渗透率仍有空间
综合来看,Visa 具备在 2030 年与 Berkshire Hathaway 一同迈入“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实力,并有望在长期收益上跑赢历史平均每年回报率约 10% 的 S&P 500。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81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