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 2022 年 11 月 30 日买入英伟达,现在的投资回报将接近八倍,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答案是:OpenAI 商业化发布 ChatGPT,人工智能(AI)革命由此正式开启。
过去几年,凡是沾边“AI”的公司都能吸引大量成长型投资者的关注。但在这场AI风暴席卷全球几年之后,市场的目光正逐渐从“AI整体”转向其更具潜力的细分领域。
量子计算:AI的“下一件大事”,Rigetti Computing强势登场
最近几个月,量子计算作为AI的下一个风口,逐渐吸引了市场注意。其中一家热门公司便是 Rigetti Computing(NASDAQ: RGTI),在过去六个月中,其股价已经暴涨 521%(截至本文撰写时)。
随着量子计算的投资前景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思考:Rigetti是否可能成为下一个英伟达?
量子计算市场潜力巨大,但现实并不简单
如果你对量子计算还不熟悉,并不奇怪——毕竟这一技术尚未大规模落地。目前,IonQ、D-Wave Quantum 以及 Rigetti Computing 是这一赛道上相对领先的公司。
根据预测,未来15年内,量子计算的可服务市场(TAM)有望达到 1310亿美元,这也正是为何许多投资者蜂拥而至,押注这类被视为“颠覆AI格局”的新兴力量。
尽管庞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长期增长潜力,但聪明的投资者也清楚,“大市场”并不等于“好投资”,尤其是对当下的入场时机而言。
当前布局量子计算领域,风险仍然不容小觑
下图展示了 Rigetti Computing 过去一年的收入与净亏损情况。从数据上看,量子计算技术在现阶段的AI应用中用途极为有限。Rigetti年收入仅为 1080万美元,可谓“聊胜于无”。虽然市场预期未来几年将增长至数十亿美元,但研发量子计算技术所需的巨额投入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这从Rigetti急剧扩大的亏损中也可见一斑。
公司一年烧掉 2亿美元 资金,却仅创造了千万级收入,这样的商业模型显然难以支撑当前约 30亿美元市值 的估值。
如今买入Rigetti,就像是在押注2022年的英伟达吗?
表面来看,量子计算的投资前景和当年AI的爆发有相似之处。但关键差异在于:早在2022年,英伟达的核心产品GPU早已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管理层只是进一步发现GPU在生成式AI中的核心价值,从而推动了股价爆发。
换句话说,英伟达当时已具备清晰的产品-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AI热潮只是加速了其价值兑现。
然而,Rigetti目前并不具备类似的基础。其在量子计算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未必能够收回成本或实现规模化应用。这也意味着:Rigetti目前更像是一只高风险投机股,而非价值投资标的。
Rigetti的暴涨,更像是一场“动量交易”或“迷因股票”行情
笔者认为,Rigetti近期的股价飙升,背后主要是受到了市场动量交易(momentum trading)驱动——这在“迷因股”(meme stock)中十分常见。
随着量子计算赛道逐步成熟,精明的投资者可能会意识到,AI领域的核心玩家——英伟达、微软、Alphabet、亚马逊——早已在这一方向拥有深厚的基础与资源优势,这将进一步压缩Rigetti的生存与扩张空间。
与英伟达不同,笔者预计Rigetti的估值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步回归理性。这意味着股价可能面临显著回调风险。
结论:我不会选择投资Rigetti
从综合角度来看,我并不认为Rigetti是量子计算领域真正具有颠覆意义的先驱者——它远不如英伟达在AI领域那般具有开创性与变革性。
因此,我不会投资Rigetti。对于寻求长期稳健增长的投资者而言,Rigetti当前更像是高风险“投机标的”,不值得重仓押注。
文章编辑:投资之家,原文作者已于文中标注。
本站文章均汇编、翻译自权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