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成长股超跌反弹在即?Lululemon、Deckers 与 Roku 被严重低估

 

成长性与价值兼备:这三只优质成长股或正迎来低吸良机

三大成长股超跌反弹在即?Lululemon、Deckers 与 Roku 被严重低估

在投资领域中,时间与估值是实现复利增长的两大核心驱动力。即便是具备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也难免因宏观环境波动或短期业务受阻而遭遇股价暴跌。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这反倒提供了“以合理甚至低估价格收购优质资产”的机会。

当前市场上有一些增长潜力可观、估值却已大幅回调的股票,正处于被忽视阶段。以下是我们三位财经作者共同推荐的三只“被低估的成长股”,它们分别是:Lululemon Athletica(NASDAQ: LULU)、Deckers Outdoor(NYSE: DECK)与 Roku(NASDAQ: ROKU)。

一、运动休闲巨头的价值洼地:Lululemon Athletica

作者:John Ballard

Lululemon 作为运动服饰领域的新晋主流品牌,过去 10 年营收年化增长率高达 19%。然而,近期由于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及整体服饰行业疲软,公司营收表现受到一定压制,股价也随之大幅回落,为投资者提供了绝佳的低吸机会。

截至最新,Lululemon 的股价已从 2023 年底的高点 $516 跌至 $235,跌幅达 54%,当前前瞻市盈率仅为 16 倍,显著低于其品牌成长潜力所应有的估值水平。

对比来看,公司当前 12 个月滚动营收为 108 亿美元,远低于 Nike 与 Adidas 合计的 720 亿美元年销售额,这也表明其全球扩张空间仍极为广阔。

此外,Lululemon 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传统巨头。最新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 7%,而 Nike 出现销售下滑,Adidas 虽增长 9%,但过去几年一直难以跟上 Lululemon 的双位数年化增长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股价已腰斩,Google 上对 “Lululemon” 的搜索兴趣自 2020 年以来却翻了一番。这也揭示了一个重要信号:市场对该品牌的兴趣日益上升,而其股价估值却持续下探,形成了显著错配。

当然,短期经济压力仍在,股价波动可能仍将延续,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当前保守的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超额回报空间。

二、被超卖的鞋业王者:Deckers Outdoor

作者:Jeremy Bowman

也许很多投资者未曾留意,Deckers 是近十年来表现最强的美股之一,10 年股价上涨达 800%,旗下拥有高增长品牌 Hoka 以及经典的 Ugg 系列。

但该公司近期遭遇“成长减速+宏观冲击”的双重打击:Hoka 增速放缓、Q1 指引显示利润下滑、管理层拒绝提供全年展望,加上新增关税压力,导致股价自年初高点下跌 52%

具体来看,公司预计2025 财年关税将令成本增加 1.5 亿美元,而其全年收入预期为 50 亿美元左右,成本压力不可忽视。此外,Q1 每股收益预计从 $0.75 下滑至 $0.62-$0.67 区间。

不过 Deckers 拥有极强的品牌孵化与经营能力,过往已成功让 Ugg 从“爆款”走向长期稳定增长,目前 Hoka 仍有望在全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公司长期具备孵化新品牌能力,未来仍有新增长点值得期待。当前估值仅为 16 倍市盈率,在底部阶段反而构成了吸引力十足的“错杀买点”。一旦盈利能力恢复,Deckers 依旧可能重回成长轨道。

三、广告驱动的流媒体先锋:Roku

作者:Jennifer Saibil

Roku 曾在疫情居家高峰期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后遭遇成长放缓与持续亏损的挑战,市场情绪迅速冷却。不过,公司始终稳居美国广告支持型流媒体市场的领导地位,且营收仍持续增长。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6%,其中平台部门(主要为广告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达 86%,依旧是核心盈利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Roku 自营的 Roku Channel 渠道已成为平台第二大收视来源,Q1 观看时长同比增长 84%,公司通过AI驱动的内容推荐系统持续提升用户粘性,并将其引导至平台广告端。

此外,Roku 近期宣布与 Amazon 建立合作,为广告商提供更强的跨平台投放能力,借助 AI 网络精准锁定目标用户,进一步提升广告变现效率。

虽然 Roku 的股价仍比历史高点低 82%,但过去一年股价已反弹 40%,复苏信号逐步显现。此时入场,或是把握底部反转的关键时间窗。

📌结语

在市场对短期波动反应过度时,正是长期投资者最值得关注的时刻。Lululemon、Deckers 与 Roku 均具备稳健的核心业务、明确的长期战略及估值修复潜力,是当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错杀成长股”。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7103.html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