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800%、盈利爆发,这家“先买后付”小公司正悄悄超越AI明星股
在过去几年里,Nvidia与Palantir等AI明星股成为市场的宠儿,投资者对它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市场中仍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黑马”正在悄然超车——Sezzle(NASDAQ: SEZL),就是其中之一。
这家快速增长的金融科技企业,在过去一年股价暴涨超过800%,远远跑赢Nvidia和Palantir。目前其市值已升至约45亿美元,虽然仍属中小型公司,但成长潜力巨大,未来或许还有数倍上涨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Sezzle还在今年3月实施了1拆6的股票分拆。虽然这并未改变基本面,但反映了管理层对未来增长的强烈信心,而拆股往往也受到投资者正面响应。
Sezzle是啥?
Sezzle成立于2016年,由现任CEO兼联合创始人Charlie Youakim领导。Youakim早年曾联合创办移动支付应用Passport(用于停车缴费),在支付行业积累了深厚经验。
从Passport退出后,Youakim瞄准了一个更大赛道——零售支付。虽然当时“先买后付(BNPL)”市场已经有了Afterpay(现属Block)、Affirm和Klarna等巨头,Sezzle仍然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稳扎稳打成长为今日的金融科技新贵。
Sezzle最初在澳大利亚融资并上市,随后转向美国直接挂牌上市,并退出了澳洲市场。在与《Motley Fool》的一次采访中,Youakim坦言,公司一路走来经历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与Shopify的冲突。Sezzle曾高度依赖Shopify平台,收入占比一度高达80%,但Shopify“基本上封锁了我们在其网站上的功能”。面对巨大压力,Sezzle进行了艰难的重组——将员工从580人裁至240人,并做出一系列战略调整,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
如今,Sezzle已大幅降低对Shopify的依赖,该平台收入占比已降至5%以下,公司客户基础更加多元化,运营也变得更加稳健。
数据不会说谎:Sezzle的爆发式增长
股价上涨800%的背后,是强劲的基本面数据。
2025年第一季度,Sezzle实现营收1.0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这背后不仅是BNPL模式的接受度提高,更来自订阅服务的快速增长与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加速。
一季度经营利润暴增260.6%,达到4990万美元,经营利润率高达47.6%,每股收益从0.22美元跃升至1.00美元,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在用户层面,其月活订阅与按需用户数量同比增长77.4%,达到65.8万人。客户购买频率上升,带动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64%,反映出用户黏性和消费力的同步提升。
Sezzle的“秘密武器”
和多数BNPL公司类似,Sezzle主要通过商家收费盈利,每笔交易抽取6%的处理费外加0.30美元。
但Sezzle真正的增长动力,来自其创新的订阅产品。例如,“Sezzle Anywhere”服务使用户可以在几乎所有接受Visa的商户处使用Sezzle付款,极大拓宽了支付场景。
此外,公司还推出多项颇受欢迎的功能:
- 自动优惠券系统:自动为客户寻找可用的折扣码;
- Sezzle Up:允许用户在Sezzle平台建立信用记录;
- 奖励机制“Payment Streaks”:客户每次按时付款都会获得积分奖励;
- 严格风控机制:用户一旦逾期,公司会立即停止其借贷资格,从根本上降低了信用风险——这一点与传统信用卡“允许无限累积债务”有本质区别。
Sezzle的用户以年轻人及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公司在确保风控的前提下激励用户良性消费,构建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型。
Sezzle股票现在值得买吗?
尽管Sezzle一季度财报后股价大涨,但进入7月以来,随着高估值成长股出现调整,Sezzle股价也有所回落。
长期来看,BNPL企业如果能持续从传统信用卡与借记卡中抢占市场份额,仍有极其广阔的增长空间。Sezzle显然已经找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与高利润率的运营模式之间的完美平衡。
虽然未来营收增速可能会逐步放缓,但其基本面足以支撑长期跑赢大盘的表现。CEO Youakim的愿景是将Sezzle打造成70%美国人日常使用的超级App,未来还将整合更多银行服务。
这一目标固然雄心勃勃,但即便未达到,也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家极具潜力的优质公司。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市场显然对其增长前景仍持观望态度。然而,如果Sezzle能够继续领先同行增长,其股价仍大有可为。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