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供应链拖慢 AI 数据中心速度,这两家 GPU 云计算公司反而更值得买

华尔街热爱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 —— 直到事情出现差错。在那一刻,所有人突然意识到,建设庞大的数据中心意味着必须面对施工周期、供应商协调、资本投入等现实世界中的种种不确定性。近期“新云(neocloud)”服务商股价回调,并非需求消失,而是市场开始重新评估其执行风险。
这反而创造了机会。当一家拥有数十亿美元订单积压的公司,因为某个供应商延误项目导致业绩指引仅差 2 亿美元,其股价往往会出现过度反应。当一家处于超高速增长期的平台,为扩张融资而引发摊薄忧虑时,急躁的投资者选择撤离。而聪明的资金则正是等待这种时刻。以下两家 AI 公司正面临短期扰动,却隐藏着极具吸引力的长期布局。
一、AI 基础设施“电力型玩家”:CoreWeave
CoreWeave(NASDAQ: CRWV)运营专为 AI 工作负载打造的专业化云基础设施,与传统 hyperscaler 直接竞争,但在 GPU 密集型应用上具备更强性能。(GPU 为图形处理器。)第三季度营收达到 1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4%,主要受惠于与 OpenAI 和 Meta Platforms 的合同推动。其超过 550 亿美元的收入积压订单——是当前年化营收的 10 倍以上——几乎完全锁定了未来多年的需求。
股价回调源自一个第三方供应商的延期,迫使管理层下调约 2 亿美元的指引。这反映的是执行风险,而非需求风险。真正的担忧在于 CoreWeave 的资产负债表:公司已承担约 110 亿美元债务,并有数十亿美元的租赁及合同承诺。《Forbes》将其 AI 基础设施扩张称为“一场 290 亿美元的高杠杆豪赌”。以约 3 倍预期销售额 的估值来看,若能顺利执行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股票估值具备明确的收入保障与合理价格。
二、获得 Hyperscale 加持的挑战者:Nebius Group
Nebius Group(NASDAQ: NBIS)同样提供 GPU 云基础设施与 AI 平台,但规模更早期,增长速度更激进。第三季度收入达到 1.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5%。更关键的是,公司已获得约 200 亿美元的长期 hyperscaler 合同,其中包括与 Microsoft 达成的 174 亿美元五年期协议,以及与 Meta 达成约 30 亿美元的合同。
分析师预计其 2024–2027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 233%,而管理层目标是在 2026 年底实现 70 亿至 90 亿美元的年化营收能力。
估值充分反映了其雄心 —— 以近期数据计算,Nebius 的估值为 8 倍预期销售额,市场几乎在定价其完美执行。股价下跌源于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未达预期,并宣布为超过 50 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融资而进行股权增发。这令投资者担心摊薄,但这也是维持其爆发式扩张的必要代价。Microsoft 和 Meta 的长期合同为其平台提供了重要的规模化验证。
对于愿意承担摊薄风险和短期波动的投资者而言,这种 hyperscaler 加持加上高速增长曲线,使当前的股价回调颇具吸引力。
三、AI 基础设施的结构性优势:需求远超供给
新云(neocloud)赛道面临的不是增长问题,而是成长的烦恼。市场对 GPU 基础设施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而供应商延误、资本开支、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等因素,都是在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中不可避免的摩擦。
- CoreWeave 提供的是更低风险、拥有巨大订单可见性的选择;
- Nebius 则是高弹性、高增长、高beta的“加速器型”配置;
但两者共享同一个强劲的结构性趋势:
企业需要的 AI 计算能力,远超传统云计算服务商在可接受时间内能提供的规模。
这种供需失衡正是孕育“世代型基础设施投资机会”的土壤。无论是 CoreWeave 还是 Nebius,都为投资者提供了直接参与这一 AI 时代主线的方式。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81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