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下一个伯克希尔”:三家值得关注的价值型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NYSE: BRK.A, NYSE: BRK.B)在沃伦·巴菲特的领导下,为长期投资者创造了惊人的回报。然而,随着其市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未来继续实现超额收益的空间变得相对有限。
为了直观展示伯克希尔的辉煌成就——如果你在1985年投资1万美元于伯克希尔的股票(即巴菲特接管公司二十年后的时间点),到今天你手中的这笔投资将增值至约410万美元。
当然,要再现伯克希尔如此长期的业绩表现极具挑战性。但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具备相似成长潜质的公司,具备逐步发展为强大价值创造引擎的关键要素。以下三家公司,值得你此时特别关注。
最具“伯克希尔气质”的候选:Markel Corporation(NYSE: MKL)
如果要选出最像“早期伯克希尔”的公司,保险公司 Markel 显然是不二之选。以市值计算,其规模约为伯克希尔的2%,且商业模式极为相似。
Markel的核心业务是保险,专注于特种保险(specialty insurance),这一细分市场利润空间更高。此外,Markel旗下还拥有 Markel Ventures,负责收购并运营完整的业务实体。鉴于其公司体量相对较小,Markel无需像伯克希尔那样寻找几十亿美元的大型收购标的,反而更具灵活性。巴菲特本人多次表示,伯克希尔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太大了”。
Markel的第三个增长引擎是其股票投资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最大的一项持仓正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本身。从保险、收购到股票投资,这三个支柱的布局和伯克希尔高度一致。
公司近期的财务表现强劲,且其股票估值存在被低估的情况。过去五年,Markel的内在价值增长了近130%,但股价涨幅却不到一半。当前管理层正在进行战略审查,以优化业务结构,现阶段或许是介入这只股票的良机。
初创阶段的“新伯克希尔”:Howard Hughes Holdings(NYSE: HHH)
Howard Hughes Holdings 成立至今已有约15年,主营业务是开发总体规划社区(master-planned communities, MPCs),即相当于“小城市”的大型地产开发项目。典型案例包括休斯顿附近的 The Woodlands 和拉斯维加斯地区的 Summerlin。
近期,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亿万富翁 Bill Ackman(比尔·阿克曼)试图引导公司走向全新方向。虽然他长期以来就看好MPC业务(曾持有公司37%股份),但他最近追加投资9亿美元,并出任公司执行董事长,目标是通过收购整个企业,打造一个现代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目前尚不清楚新战略的具体形态,但可以肯定的是:Howard Hughes当前的MPC业务和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而阿克曼已明确表示,未来计划中保险业务将扮演关键角色。
值得说明的是,我早在阿克曼新战略公布前就因MPC业务而投资了Howard Hughes。而如今,普通投资者有机会以**比阿克曼买入价低35%**的价格持有这家公司股票,这无疑创造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非典型但潜力十足的选择:Kinsale Capital Group(NYSE: KNSL)
最后这家公司或许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选择,但Kinsale Capital Group 在某些方面确实具备成为伯克希尔“远房亲戚”的潜质。Kinsale也是一家保险公司,专注于为小型客户提供特种保险服务。
其最大亮点在于:盈利能力惊人。特种保险市场难度极高,风险评估复杂,竞争激烈,但如果能驾驭得当,利润空间巨大。
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中只求个位数利润率,主要依靠投资收益盈利。但Kinsale与众不同。该公司拥有持续行业领先的承保利润能力。2024年,其综合赔付率(combined ratio)为76.4%,意味着其承保利润率高达约24%。
目前来看,Kinsale尚未表明有意建立包含非保险子公司的“集团帝国”。不过管理层已经表示,随着公司业务扩张和投资组合增长,他们愿意加大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而强劲的承保利润也赋予了其投资上的战略灵活性——不必将所有焦点集中在短期投资收益上。
诚然,Kinsale是这三家公司中最不像伯克希尔的一家。但我坚信,在未来10年,它将在投资策略方面展现出更接近巴菲特风格的转变。
伯克希尔只有一个,但方法可以复制
需要明确的是,我并不认为未来市场上会出现另一个伯克希尔·哈撒韦——特别是像其过去60年实现**5,500,000%**总回报(不是笔误)那样的奇迹。
然而,伯克希尔的集团化构建模式是可以复制的。通过纪律性强、聚焦价值的资本配置,依然可以在未来多年创造超额回报。
我并不认为上述三家公司能将几千美元变成数百万美元,但可以肯定地说,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而且,这三家公司我自己都在投资组合中持有。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