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洼地重现:Zoetis 与 Nomad Foods 两大龙头股息股为何被严重低估?

高波动成长股与低 Beta 股息股之间的估值鸿沟正在以惊人速度不断扩大。下图展示了过去三年这两类股票在总回报上的差异,而这种持续分化也让许多股息股即便在成长股推动大盘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依然被市场冷落,估值变得格外吸引人。
以下两只在各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股息股,已被市场“抛在身后”许久,但它们如今的价格明显低到难以忽视。
Zoetis:估值回到十年一遇,低到不买都难
Zoetis(NYSE: ZTS)专注于研发动物用药、疫苗、诊断工具与其他健康解决方案,并拥有 17 款年收入超过 1 亿美元的明星产品。依托这些核心产品,Zoetis 目前是全球动物保健行业的绝对龙头,在宠物、牛类及水生动物健康市场均位居全球销量第一。
然而,即便公司在宠物与养殖动物领域都拥有领先优势,Zoetis 自 2022 年以来股价却已腰斩。
原因在于公司难以延续疫情期间的增长红利:疫情推动大规模宠物收养,带来兽医就诊的快速增长,如今该红利消退;此外,公司最近多个季度盈利表现不佳,且其备受期待的骨关节炎(OA)单克隆抗体药物 Librela 与 Solensia 也未达市场预期。
尽管如此,随着 Zoetis 当前市盈率已跌至 20 倍——创下公司历史最低水平,股息投资者不妨重新审视这只行业龙头。
首先,公司创新能力依旧强劲。尽管 Librela 与 Solensia 推出后表现一般,但 Zoetis 已研发出更长效的升级版本,可将给药频次从每月一次延长至每季度一次。
减少注射次数无疑会提升兽医与宠物主人的治疗接受度,为公司未来在 OA 领域扩大渗透提供机会。
其次,公司畜牧业务为其宠物业务提供了良好对冲。尽管宠物医疗支出高度黏性,但维持健康的牲畜对于农牧业仍属于刚性需求。伴随全球蛋白质消费不断增长,Zoetis 在畜牧用药与疫苗方面的需求也将长期保持稳健。
最后,即便近几季度盈利欠佳,Zoetis 的盈利质量与股东回报仍然位于行业顶尖水平。公司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高达 22%,意味着其产品组合具有强大盈利能力。从历史上看,拥有高 ROIC 的公司往往能持续跑赢大盘。
依托强劲利润,Zoetis 在过去 10 年将股息实现了 年均 19% 的增长,并在此期间持续回购股票,每年缩减股份约 1%。如今其 1.7% 的股息率已处于历史高位,且分红仅占净利润的 34%。
对于股息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只典型的“逢低买入”优质标的。
如果 Zoetis 已够便宜,那 Nomad Foods 就是“超便宜”
Nomad Foods(NYSE: NOMD)是欧洲领先的冷冻食品供应商,在冷冻蛋白、蔬菜等核心品类中占据优势。公司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肉类与蔬菜这些“必需品”,并在其销售的 15 个国家中的 12 个市场中拥有品牌知名度、偏好度与品牌力三项第一。
尽管占据行业龙头地位,Nomad Foods 的股价自 2021 年高点以来已暴跌 62%,目前企业价值/EBITDA 估值仅为 7 倍 ——创历史最低。
这种极端低估水平与当前股价表现,几乎将公司定价为“正在缓慢倒下”,而不是作为行业领先者。
最新季度中,公司收入和调整后利润分别下滑 2% 与 11%,主因是异常天气扰动了冷冻食品品类通常稳定的增长节奏。
尽管我并不喜欢公司以天气解释业绩下滑,但鉴于本次冲击是冷冻食品全行业普遍遭遇,而非 Nomad 自身的问题,这一理由多少具有一定合理性。更关键的是,这类因素不会构成长期风险。
从长期来看,Nomad 在冷冻蛋白与蔬菜领域的深度布局,以及全球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持续提升,反而会成为公司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公司包括新品鸡肉产品与蛋白碗在内的增长产品组合,在上季度实现 34% 的同比增长,证明其具备迅速适应消费趋势的能力。
尽管具备这些优势、业务高度稳健,且管理层预计 自由现金流将至 2028 年保持年均 15% 的增长,市场却仍将其视为“将要破产”的公司。
对此,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联合董事长 Franklin Martin 明确表示:
“正因为这种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的错位,我们将回购股票作为分红之后最优先的资本配置方式,只要股价仍被严重低估,这一策略就会持续。”
过去五年,Nomad 每年已将流通股减少 4%,并明确将继续执行强势回购。同时,公司新启动的分红收益率已达 5.7%,但仅占净利润的 46%,具备充分可持续性。
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上,首席财务官 Ruben Baldew 更宣布将亲自购买 100 万美元 公司股票。这种管理层“真金白银”买入的行为,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应认真关注 —— 因为没有比管理层买自家股票更能证明其对公司前景的信心。
基于估值、行业地位、现金流能力与管理层信号,Nomad Foods 可被视作一只“深度打折”的优质股息标的。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81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