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能否守住新能源霸主地位?丰田或将在2035年前实现全面逆袭

市值差5倍,营收胜3倍:为什么丰田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电动车赢家?

特斯拉能否守住新能源霸主地位?丰田或将在2035年前实现全面逆袭

从混动王者到氢能先锋,丰田如何悄然挑战特斯拉的电动车帝国?

在过去六年中,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NASDAQ: TSLA)风靡华尔街。自2019年7月股价17美元、总市值462亿美元起步,埃隆·马斯克带领这家公司不仅令电动汽车“潮”了起来,还将其业务扩展至更广泛的新能源领域,甚至“副业”涉足太空科技。

如今,特斯拉已跻身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股价飙升至332美元。早期投资者已实现超1830%的回报。

然而,特斯拉不再独占电动车市场。越来越多的汽车巨头加入绿色出行赛道,而特斯拉昔日的高速增长也逐渐失去动能。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巨擘丰田汽车(NYSE: TM)正凭借其数十年积淀的工程技术与极致的运营效率,迅速适应这一新时代。

虽然目前特斯拉市值约为丰田的5倍,但我认为,到2035年之前,丰田极有可能重新夺回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丰田,原本就已是汽车业巨人

让我们先看清现实:从多个维度来看,丰田本就比特斯拉更为庞大。

截至2025财年(截至3月31日),丰田全球营收高达3150亿美元,而特斯拉同期营收仅为957亿美元。此外,丰田全年的经营现金流为243亿美元,远高于特斯拉的168亿美元。

换句话说,真正“看起来小”的,仅仅是丰田的股价,而非其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远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商。它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企业集团(Keiretsu)”,业务范围横跨多个行业。其中包括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金融子公司(2025财年占总营收的8%)等。

截至2025财年末,丰田旗下拥有585家子公司与165个合资企业。这是一座全球化、极具创新能力的商业帝国。如今,丰田正转型为一个“出行科技集团”,致力于以“Toyota”品牌连接人与货物、信息与能源的高效移动方式。

战略前瞻,布局多元能源解决方案

当前,丰田几乎在所有业务维度上运转良好。过去三年,其四大核心区域市场的营收持续增长。虽然丰田车型并不如Cybertruck那样“张扬”,但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因高品质与可靠性广受青睐。

早在1997年,丰田就发布了混合动力汽车Prius,堪称行业先行者。如今,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电动与电池工厂,重点布局日本与北美两大核心市场。

然而,丰田的新能源战略并未止步于电池电动车。它还在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市场推广,目标是构建一个成熟的氢能生态系统和加氢基础设施。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商用重型车辆(如卡车与公交车),但未来预计将逐步扩展至乘用车与SUV领域。

丰田的股价终将脱离“价值洼地”

总体而言,丰田已准备好全面参与未来电动出行时代的竞争。这一长期战略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可持续交通工具(Toyota称之为“移动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地位。

然而,资本市场对两家公司的估值却存在巨大反差:

  • 丰田当前市盈率仅为7.2倍,市销率为0.7倍;
  • 相较之下,特斯拉的市盈率高达183倍,市销率为11.2倍。

在特斯拉销量增长明显放缓、业务增速趋于平稳的背景下,市场终将重新评估其“明星估值”。届时,特斯拉或被视为与传统汽车制造商无异,从而失去其在华尔街的“神话光环”。

一旦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公平定价,丰田的股票极可能在估值和基本面层面全面超越特斯拉——正如其营收与现金流已领先今日的特斯拉一样。

当然,这一切不会一夜之间发生。但如果两家公司未来未发生重大战略变革,我相信,到2035年前后,丰田的股票市值将反超特斯拉,且成为全球无碳出行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7369.html

(0)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