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革命前夜:亚马逊与IBM如何布局百亿美元市场,引爆下一代科技投资风口?

量子计算正站在改变全球科技格局的门槛上。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首次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他认识到传统计算机永远无法高效模拟量子系统。

与依赖二进制比特(0和1)处理信息的传统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叠加与纠缠等原理,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复杂运算。这种颠覆性方法有望解决过去被认为“不可能”的问题,从新药发现、材料科学到金融建模与人工智能(AI)优化,皆有其用武之地。

尽管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量子计算市场正快速向商业化迈进。据《财富商业洞察》预测,该市场总值将从2024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这一路径为精明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稀缺的“起跑线”机会,参与这项有望定义21世纪的关键科技变革。

量子革命前夜:亚马逊与IBM如何布局百亿美元市场,引爆下一代科技投资风口?

以下是两家有望在量子计算巨大潜力中脱颖而出的科技巨头概况:

拥有量子优势的电商巨头

Amazon(纳斯达克代码:AMZN)通过其云计算部门Amazon Web Services(AWS)在量子计算领域建立了强大影响力。2019年,AWS推出了Amazon Braket,这是一项专为量子计算设计的服务,提供“按需计费”访问多个量子硬件平台的能力,包括IonQ、Rigetti Computing和QuEra Computing的设备。

这种市场平台式方法使客户能够在无需大规模前期资本投入或冗长开发周期的前提下,灵活地测试不同的量子技术。

不过,Amazon在量子领域并非仅凭Braket一招制胜。2025年2月,AWS发布了其首款内部开发的量子芯片“Ocelot”,专门用于解决量子误差纠正这一量子计算实用化的最大障碍。Ocelot的架构相较传统方法,能够将误差纠正所需资源减少高达90%,有望显著加快量子应用的商业落地时间表。

对投资者而言,Amazon的策略通过多平台布局有效降低了技术风险,同时凭借AWS在云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无论最终哪种量子硬件架构胜出,都能从中获益。随着企业逐步探索量子技术在优化问题、新药研发及金融建模等方面的应用,AWS将在服务商和技术开发者两个层面受益匪浅。

率先布局的量子先驱者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纽交所代码:IBM)凭借数十年的持续投入与创新,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领跑者。2025年4月,IBM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于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其中超过300亿美元将专门用于主机与量子计算机制造相关的研发。这一承诺进一步巩固了IBM运营全球最大量子计算系统集群的地位。

IBM的量子技术路线图已实现多个关键里程碑,代表性进展包括“Condor”和“Heron”两款处理器的部署。Condor处理器配备1,121个量子比特(qubit),在规模上实现突破,量子比特密度提高了50%;而Heron处理器则拥有133个量子比特,其性能是前一代的3至5倍。2024年,IBM演示了Heron处理器可执行多达5000个双量子比特门电路,跨过了量子计算迈向实用阶段的关键门槛。

展望未来,IBM已将其量子发展蓝图延伸至2033年,计划逐步推出更强大的系统以执行更加复杂的量子电路。公司预计,2029年将出现一个重要拐点,届时Starling处理器将在200个量子比特上执行1亿个门操作;而到2033年,Blue Jay处理器将在2000个量子比特上实现10亿个门操作。

对于投资者来说,IBM在量子硬件和云端量子服务上的双线布局,意味着在行业由实验阶段向商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具备多元化的营收机会。

文章作者:George Budwell@Motley Fool

文章作者:投资之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4339.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