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泡沫到价值投资:Meta为何成为市场新宠?
“AI概念”不再是华尔街投资的通行证。在短暂的狂热之后,市场正回归理性:投资者不再为没有实质交付的人工智能企业买单,而是转向基本面扎实、执行能力强的公司。
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即便像Microsoft和Amazon这样的AI科技巨头也感受到压力,但Meta Platforms(NASDAQ: META)却成功脱颖而出。其广泛的全球用户基础、强大的定价权以及AI技术的变现能力,使其成为少数几个仍被华尔街看好的明星股之一。
尽管标普500指数在2025年基本持平,Meta的股价却已累计上涨近12%。公司于4月30日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出色,推动股价单日飙升近19%。营收同比增长16%至423亿美元,净利润则大增35%至166亿美元,双双超出市场预期。
以下几点原因说明,为何Meta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仍有望持续跑赢大盘。
从社交帝国迈向AI中枢
Meta近20年来的演进堪称经典转型案例。从最初基于大学校园的社交网站Facebook,到如今拥有34亿日活跃用户的全球数字广告巨擘,其规模和地理覆盖面为其打造了无与伦比的数据壁垒和网络效应——这两大护城河极难被复制。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和Threads等平台构成的社交矩阵,使用户在亲友、同事之间的深层连接得以维系,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Meta能够访问庞大的个性化数据,从而优化内容推荐系统、提升广告精准度并维持用户活跃度。
AI推荐内容带来的成果显而易见:过去六个月中,Facebook平台用户停留时间增长7%,Instagram增长6%,Threads更是飙升35%。这种“飞轮效应”正不断放大——用户使用时间越长,广告主越容易精准投放,广告收入增加后又被Meta再投资于产品改进,吸引更多用户。
因此,Meta的广告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得益于广告展示次数的提升和平均广告单价的上升。
拓展AI新边界:不止广告
尽管数字广告仍是Meta的现金奶牛,公司也在积极进军其他基于AI的商业机会领域,例如商业消息服务、AI对话助手以及开源大语言模型开发等。
WhatsApp的商业消息服务在泰国和越南等市场已初具规模。Meta计划将这一模式扩展至发达市场,适配更高的人力和经营成本环境。
Meta推出的AI对话助手“Meta AI”目前每月活跃用户已接近10亿,用户可通过平台向其提问,获取内容推荐。公司近期还在美国和加拿大上线了独立的Meta AI应用,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使用频率。
此外,Meta还持续开发自家的Llama大语言模型(LLMs),为其AI基础架构提供支持。公司正积极吸引开发者与AI人才加入其生态体系,未来有望构建出黏性更高的企业客户基础。
财务表现稳健,支撑AI战略布局
Meta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其财务基础极为稳固:营收同比增长16%至423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营业利润大涨27%至17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高达41%;净利润则同比增长35%,达到166亿美元,净利润率达39%。
自由现金流同样强劲,Q1达10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率为29%。公司账面现金储备为702亿美元,债务为288亿美元。即便公司计划在2025年进行640亿至720亿美元之间的大额资本支出,其强劲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完全能够支撑这一投资强度。
估值具有吸引力
截至目前,Meta的市盈率为21.5倍(预期),远低于其过去五年平均的25.2倍。在公司庞大规模、数据护城河、深厚网络效应以及稳健财务表现的支撑下,Meta的估值具备明显吸引力。
综上所述,Meta不仅是2025年少数几家在AI热潮退潮后依旧表现出色的科技公司之一,其在AI商业化和财务稳健性方面的双重优势,也令其成为5月值得重点关注的强势投资标的。
文章作者:Manali Pradhan
文章编辑:投资之家,原文作者已于文中标注。
本站文章均汇编、翻译自权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