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分化:Serve Robotics冲刺城市配送基础设施,Richtech Robotics押注多行业扩张,谁更值得长期布局?

Serve Robotics(NASDAQ: SERV)与 Richtech Robotics(NASDAQ: RR)目前市值均约为6.4亿美元,但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却完全不同。一家正试图构建有望成为未来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配送机器人网络;另一家则横跨酒店、餐饮、医疗等多个行业全面铺开。
截至2025年11月14日,Serve Robotics 股价年内下跌约30%,而 Richtech Robotics 则上涨约24%。
究竟哪一家机器人股更值得现在布局?我们从其核心价值主张与关键风险进行系统拆解。
两种完全不同的战略路径
Serve Robotics 诞生于 Postmates 内部,随后在 Uber Technologies 的支持下独立运营。目前公司已与 DoorDash 合作,并在洛杉矶、达拉斯、迈阿密和亚特兰大部署机器人车队。其机器人由 Magna International 制造,采用 Nvidia 的人工智能(AI)硬件,时速约11英里。
公司的商业模式正在从单纯的硬件销售,向可持续的“车队服务订阅”转型。
与之相对,Richtech Robotics 採取完全不同的打法。公司总部位于拉斯维加斯,产品横跨多个行业。代表性机器人包括在 Nvidia GTC 展示的双臂AI调酒师 ADAM,Scorpion 调酒机器人、Matradee Plus 餐饮机器人,以及 Dex 移动人形平台。
Richtech 正从一次性硬件销售全面转向多年的 Robotics-as-a-Service(RaaS)模式,目标实现70%的毛利率。
财务数据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
Serve Robotics 正在从极小的基数快速成长。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68.7万美元,同比增长约209%。全年收入有望超过250万美元。
真正的拐点预计出现在2026年:华尔街预计收入将达到约2,800万至3,100万美元,背后动力来自预计部署的2,000台机器人车队。
盈利方面,公司至少在2028年前仍难以实现盈利。但在2025年10月完成1亿美元增发后,公司账面现金与短期投资超过2亿美元,为扩张提供了充足保障。
相比之下,Richtech Robotics 的财务状况更为复杂。
2023年收入880万美元,但2024年因业务转向 RaaS 下滑至420万美元。2025年第三季度净亏损410万美元,收入同比下滑16%,连续第四个季度低于市场预期。毛利率维持在约70%,但经营亏损规模较大。
公司在2025年通过“随时增发”(at-the-market)融资,导致股票持续摊薄。多头观点认为,如果 RaaS 模式顺利落地,公司有望在2027年前后实现盈亏平衡。
估值与执行风险对比
Serve Robotics 的估值极高——当前市销率约266倍,但若2026年收入兑现,未来市销率将下降到约19倍,估值就显得更合理。
公司在运营层面表现亮眼,机器人可靠性达99.8%,并拥有超过2亿美元的现金与短期投资。公司专注单一场景:城市配送。
如果 Serve 能证明其在高密度城区中比人类快递更便宜、更可靠,那么每增加一台机器人都会提升网络价值,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
Richtech Robotics 同样具备高估值,目前市销率约81倍。公司横跨多行业,虽带来更多潜在增长空间,但也让其难以在单一市场形成绝对主导。
同时,公司收入规模小、波动大,从2023年到2024年呈下滑趋势,资本结构脆弱并伴随持续稀释风险。
你想要哪种机器人投资敞口?
Serve Robotics 是一种“更纯、更集中的网络型机器人投资标的”,风险较高,但资产负债表更强。如果执行能力到位,其机器人网络有望成为城市配送基础设施。核心风险包括:2,000台机器人的顺利部署、Uber 或 DoorDash 未来是否自研机器人、以及城市人行道监管的不确定性。
Richtech Robotics 则是“多元化平台型机器人公司”,估值领先于基本面。公司受益于与 Nvidia 的合作,以及在酒店和医疗行业部署的超过300台机器人,通过扩大的数据集不断优化其机器人平台。但核心风险在于:试点项目能否真正转为大规模企业部署。
若投资者坚信城市配送机器人将在未来大规模取代人工配送,Serve Robotics 提供了更纯粹且高弹性的投资机会。
若希望布局更广泛的机器人行业增长,则 Richtech Robotics 提供了多场景机器人暴露,但代价是更高的稀释风险与不稳定收入。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81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