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的逆袭?USDC有望两年内超越Tether市值,这三大理由不容忽视

USDC能否挑战Tether王座?三大因素或引爆稳定币市场格局变化

Circle的逆袭?USDC有望两年内超越Tether市值,这三大理由不容忽视

📊 稳定币之战:USDC如何用合规、透明和机构信任挑战Tether霸权?

Tether(加密货币代码:USDT)与USDC(加密货币代码:USDC)两者合计占据了稳定币行业总市值的90%。根据The Motley Fool最新的稳定币研究报告,目前Tether的市值高达1589亿美元,而USDC则为626亿美元。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近1000亿美元的差距。

USDC是否有可能弥合这一鸿沟,甚至反超Tether?还是说,Tether凭借其“先发优势”早已奠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事实上,有三个充分的理由支持USDC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超越Tether,成为全球最主流的稳定币。


1. 全球化拓展:USDC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

虽然Tether与USDC都与美元1:1挂钩,但两者在运营架构上存在重要差异。例如,Tether注册地位于加勒比地区,而USDC则是一种基于美国本土的稳定币。其发行方为总部位于纽约的Circle Internet Group(纽交所代码:CRCL),该公司已于今年夏季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一背景强化了市场对USDC作为“美国本土稳定币”的认知;相比之下,Tether更像是“全球其他地区使用的稳定币”。当前,Tether在市值上遥遥领先于USDC,全球用户超过3.5亿人,尤其在新兴市场极具影响力。而Circle方面也表示,目前已有70%的USDC使用量来自美国以外市场。

从投资者视角看,USDC若想进一步缩小差距,必须在全球市场加速拓展,这需要与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支付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在美国本土,USDC已与多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如Coinbase Global(纳斯达克代码:COIN)。下一步,Circle亟需复制这一模式至海外市场,拓宽其全球足迹。


2. 机构投资者青睐:合规性成为USDC的核心优势

USDC还有望成为大型机构投资者最偏好的稳定币。尤其是在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后,这一转变可能发生得比预期更早。

《Genius法案》明确规定:稳定币必须由1:1的现金及等值现金类资产作为担保。任何其他形式的资产担保方式(如加密资产、贵金属或商业票据)都被视为不合规。

这恰恰是Tether一直以来的软肋。Tether过往对于USDT的资产担保情况信息披露不充分,并曾使用比特币、黄金乃至商业票据作为部分储备。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曾出现过Tether存在“幽灵储备”(即并不存在的资产支持)的质疑。

相比之下,USDC在合规性与透明度方面表现更佳。Circle长期坚持披露其储备状况,并积极配合美国监管要求。这使得对合规性有更高要求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本土机构)更倾向于选择USDC。虽然Tether流动性更强、挂钩稳定性略优,对高频交易者更友好,但其潜在的监管风险不可忽视。


3. 消费者与企业级应用场景扩展:USDC能跑赢Tether的新战场

USDC还有一个关键优势——可拓展的消费与商业使用场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mazon(纳斯达克代码:AMZN)与Walmart(纽交所代码:WMT)均在考虑推出稳定币支付选项。若稳定币支付落地,这些零售巨头有望节省大量信用卡处理费用。

这为USDC提供了一个加速增长的新路径:将稳定币作为创新支付方式深入商业生态。Circle目前正大力推进与零售和电商平台的合作。例如,Shopify(纳斯达克代码:SHOP)已于6月正式成为USDC合作伙伴之一,Circle也与Coinbase合作推动其在面向消费者业务中的应用。

在B2B与B2C支付领域构建使用场景,USDC显然比Tether更加积极、战略更清晰。


⏳ USDC何时能超越Tether?

USDC要想在市值上超越Tether,需要多个因素同时顺利推进。但假设未来两年USDC每年市值实现翻倍增长,而Tether维持10%左右的年增长率,这一1000亿美元的差距在24个月内完全有可能缩小,甚至实现反超。

当然,前提是Circle能够持续推进国际化、机构合作与应用落地三大战略。如果这些路径顺利推进,USDC或将改写稳定币市场的权力结构。

尽管市场上对Circle的质疑声不断,但从本分析师角度看,我并不在其中。若你看好稳定币市场的高速增长潜力,不妨考虑将Circle纳入你的投资组合中,作为布局下一轮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革命的一环。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7428.html

(1)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40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