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utoZone到IBM:三家适合“买了忘记”的超级成长公司
在投资者的世界里,有人频繁交易,有人则偏爱耐心等待,专注于那些可以持有几十年的长期投资标的。
想象一下,你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长期投资组合。虽然你也可以简单地选择一只S&P 500指数基金了事,但你希望借此迷你投资组合超越大盘表现。而且你不想费心频繁管理它——最好是可以“买了就忘”,几十年间无需检查,甚至睡觉都不带担心的那种。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牢记以下几个明确的目标:
- 企业具备多年持续增长的潜力:真正的长期投资标的,应该在未来十年甚至三十年依然活跃且充满生机;
- 具备竞争护城河:既然要投资,为什么只满足于一个行业中的“中上游”公司?应当聚焦在具备卓越竞争力的领先者;
- 保持多元化配置:市场总是起起伏伏,你的长期投资应该面向不同的终端市场。AI主题组合是一种思路,但一篮子覆盖各领域的成长股,或许更加稳妥。
以下三只成长股同时满足上述全部条件:它们具备“经久耐用”的商业模型、强劲的长期成长潜力,并在各自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它们所处行业多元、业务创新,将在各种市场环境下,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平均回报。
你要做的只是买入它们,然后去悠闲地享受人生:看着孩子长大,或者学会弹吉他——你的投资组合不会让你焦虑失眠。
AutoZone:驶入增长“快车道”
汽车零部件零售商AutoZone(NYSE: AZO)或许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名字,但它的表现却令人惊喜。过去五年,该股上涨了238%,2025年上半年也上涨了16%。这远远跑赢大盘,与同业巨头O’Reilly Automotive(NASDAQ: ORLY)表现相当。
如果你选择O’Reilly而非AutoZone,我也不会反对。但AutoZone相较于竞争对手具备几个关键优势:
- 估值更具吸引力,多个财务指标的市盈率均低于O’Reilly;
- 年营收高出O’Reilly约12%,净利润也高出8%;
- 长期销售增长率更优,资产负债表更加稳健。
更重要的是,公司并未“原地踏步”。2025年第三财季,AutoZone新开了84家门店,同时大力投资升级其供应链系统。
当前正是布局零售板块的好时机。许多投资者担心关税和国际冲突影响消费者支出,但我坚信,美国人无论政治环境如何,都仍会持续修理和维护他们的汽车。在这一细分市场中,AutoZone将继续稳居龙头地位,并带来强劲的股东回报。
Roku:我心中最具潜力的流媒体“黑马”
在寻找长期成长股时,我总会想到Roku(NASDAQ: ROKU)。这家流媒体平台公司,常常处于被市场低估的状态,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它显得格外值得关注。
你可能会想,我是否应该推荐它的前母公司Netflix(NASDAQ: NFLX)?这两家公司都在探索全球流媒体市场,并具备强大的创新力和长期增长趋势。但Roku目前正处于国际化扩张的初期阶段,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Netflix并未停滞不前,但Roku才刚刚起步——这无疑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成长故事。
目前,Roku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这完全是管理层的战略选择。公司正在大举投资,从原创内容到广告平台全线发力,试图抓住每一个增长机会。虽然近年来股价表现不佳,但我认为这正是绝佳的买入窗口。如果到2035年Roku仍未跑赢大盘,我愿意为此“吃下一顶帽子”——当然,请别放盐。
IBM:老牌巨头也能在AI浪潮中“开新花”
最后,我们来看看无法忽视的生成式AI浪潮。很多人可能不会第一时间想到IBM(NYSE: IBM),但这其实是一种误判。Big Blue(IBM的绰号)正在AI行业中深耕,只不过它服务的对象与那些赚足眼球的新贵不同——IBM始终专注于企业级服务市场。
这是一个体量庞大的目标市场,而IBM多年布局AI的战略现在开始逐渐显现成果。更妙的是,当前股价仍处于低估区间。以目前估值来看,IBM的市销率仅为4.3倍,自由现金流市盈率为21.5倍。如果把它纳入“七大科技巨头”(Magnificent Seven)中,它将是现金流估值最低的一家公司。
此外,IBM还是“企业常青树”的代名词。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与数次经济危机,依然屹立不倒。若你在寻找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投资标的,IBM应是你最先考虑的对象之一。
结语
AutoZone、Roku与IBM这三家公司分别代表了零售、媒体与科技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它们不仅具备强大的基本面与未来可期的行业前景,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适合“买了就忘”的优质标的。在人生的长河中,这三只股票或许可以成为你理财旅程中最轻松的一站。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