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融合时代的先行者
前沿的人工智能(AI)模型拥有惊人的算力,但其训练和运行所需的计算资源也同样庞大。目前最先进的AI模型依赖于多个强大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才能高效运转。虽然AI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回答多种问题方面表现优异,但其仍存在犯错、偏离预期的局限性。
而量子计算,有可能在未来帮助AI克服目前的某些技术限制。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qubit)的概率特性,在某些计算任务中实现指数级的加速。尽管至今尚无任何公司成功推出真正具备商用能力的量子计算机,但全球已有多家科技企业正在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量子计算的先行者:IBM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NYSE: IBM)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量子计算领域的开拓者,IBM已在该领域深耕数十年,并制定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线图,目标是在2029年前实现大型容错量子系统的落地。公司目前已围绕量子计算业务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商业收入,并向有意尝试这项前沿技术的组织开放其量子计算机集群。
早在1998年,IBM便展示了首台基于量子原理的计算机,成功利用氢和氯原子完成无序列表的排序实验。时至今日,尽管量子计算尚未大规模应用于现实世界,但技术进展显著。IBM最新的量子处理器已突破100个量子比特,计划在2027年达到1,000个量子比特,2033年突破2,000个。
在技术应用层面,IBM也积极探索如何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结合。早在2021年,公司研究人员便开发出一种可用于特定机器学习分类问题的量子算法,实现了理论上的指数级加速。
一旦具备大规模容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真正问世,该技术有望彻底重塑AI训练与推理的方式。当前AI模型的训练过程不仅耗时且计算密集,且需处理海量数据,而量子计算有望加快这一流程,并大幅降低成本。此外,在AI推理方面,量子计算的优势也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与更优的结果。
AI与量子技术的整合:IBM的双引擎战略
尽管许多科技巨头都在布局AI与量子计算领域,但IBM凭借其在量子计算的深厚积淀和企业级AI业务的成功经验,有望在“量子+AI”时代中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IBM已签下75亿美元的生成式AI相关业务,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其咨询部门。IBM的AI业务采用“软件+服务”组合模式,涵盖了从实施到优化的全套服务。其核心AI平台“watsonx”已获得众多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这种“技术+咨询”的商业模式,在未来量子计算商业化后,也极可能被复刻应用。
虽然IBM在公众眼中可能不再被视为最前沿的科技企业,但其在AI与量子计算两大领域的深度投入与战略布局,正在构建下一代核心竞争力。随着量子计算逐渐成熟并深入AI领域,IBM几乎可以确定将成为这场科技变革中的关键参与者。
结语:
IBM正处在AI与量子计算融合浪潮的交汇点上。借助强大的研发实力、深厚的企业服务经验,以及对未来科技趋势的精准预判,这家“老牌”科技公司正焕发出新的增长动能。在AI训练与推理瓶颈日益凸显之际,IBM或将成为下一个颠覆式技术时代的领导者。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