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监控到AI革命:为何Datadog是2025年最具吸引力的科技股

云计算与AI技术的前景:为何Datadog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优质股票

云计算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将运营转移到线上、节省成本的有效途径。然而,管理数字基础设施并非易事,因为网站和在线服务需要全天候为客户和员工提供服务。这正是Datadog(NASDAQ: DDOG)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开发了一款云监控平台,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从而减少收入损失。

目前,Datadog的股票交易价格比其2021年科技股狂潮时期创下的历史最高点低44%。虽然那时的估值无疑过高,但公司一直在扩展业务,因此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其股票实际上变得颇具吸引力。

华尔街似乎也对这一点表示认同。《华尔街日报》跟踪的46位分析师中,大多数都给予Datadog股票最高的买入评级,没有一位分析师建议卖出。以下是为何投资者现在可能应该趁低买入Datadog股票的原因。

从云监控到AI革命:为何Datadog是2025年最具吸引力的科技股

1. Datadog进军AI领域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31日),Datadog的客户数量已经达到30,500家,客户遍布零售、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游戏、技术等多个行业。对这些企业而言,云监控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但根据其业务性质,使用方式各不相同。

举个例子,一家零售商可能会使用Datadog全天候监控其网站基础设施。如果某一群体的客户无法访问在线商店,Datadog可以立即向商家发出警告,从而在销售下滑之前修复技术问题。类似地,索尼的PlayStation网络使用Datadog监控其东京、圣地亚哥和旧金山三个主要运营中心的基础设施,帮助集中资源,更快速地解决停机问题。

目前,Datadog正在利用其专业知识进军人工智能(AI)领域。去年,它推出了一款用于大规模语言模型(LLMs)的监控工具,帮助开发人员跟踪成本、排除技术问题,甚至评估每个模型输出的质量,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在2025年第一季度,Datadog表示,使用LLM可观察性产品的客户数量相比六个月前翻了一番。

该公司还推出了一款针对使用OpenAI现成大规模语言模型的企业的监控工具,这些企业并不开发自己的模型,而是直接部署AI软件。该工具帮助企业跟踪全公司的消耗情况,优化资源分配,并制定更准确的预算。

总的来说,Datadog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有4,000家客户使用了至少一款AI产品。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2. 快速的收入增长,AI推动增长

Datadog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总收入为7.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超过了管理层此前预计的高端值(7.41亿美元)。首席财务官David Obstler表示,AI原生客户在该季度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8.5%。虽然这看起来可能不多,但相比去年同期的3.5%,这一增长幅度显著。

第一季度的强劲业绩使得管理层将全年收入预期上调了4,000万美元。现在,Datadog预计2025年总收入将达到32.35亿美元(高端值),高于之前的31.95亿美元。

尽管Datadog在季度内大力投资于增长,其依然保持盈利。公司的总运营成本同比增长了26%,达到6.16亿美元,研发支出占总成本的50%以上。尽管如此,公司依然按公认会计原则(GAAP)基础实现了每股收益(EPS)0.07美元,尽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6%。

然而,在剔除一次性及非现金支出后,Datadog的非GAAP每股收益为0.60美元,持平于去年同期,但明显高于管理层预期的0.43美元。

3. 华尔街看好Datadog股票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跟踪数据,46位分析师中有29位给予Datadog股票最高的买入评级。另有8位分析师持超配(看多)态度,剩余9位建议持有,没有一位分析师建议卖出。

这些分析师对Datadog股票的平均目标价为137.66美元,意味着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股票可能上涨27%。而最高目标价为200美元,表明该股有可能上涨85%。

2021年,Datadog的市销率(P/S)一度高达60以上,属于不可持续的水平。但随着股价下跌44%,结合公司持续的收入增长,其市销率已降至13.8,接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相比同期平均市销率30.2,折价达到54%。

从云监控到AI革命:为何Datadog是2025年最具吸引力的科技股

Datadog目前估计其可寻址市场在可观察性领域仅为53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8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1%增长。基于目前的收入,公司才刚刚开始接触这一市场机会,这可能也是华尔街如此看好其股票的原因。

此外,AI革命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Datadog的市场机会。因此,考虑到当前的估值,特别是对于那些愿意长期持有的耐心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购买该股票的好时机。

文章作者:Anthony Di Pizio

文章编辑:投资之家,原文作者已于文中标注。

本站文章均汇编、翻译自权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4962.html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