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tir股价狂飙1122%,三只高成长潜力股有望接棒?
过去五年里,Palantir Technologies(纳斯达克代码:PLTR)实现了令人惊叹的1122%总回报,将一笔1万美元的初始投资转化为12.22万美元。正因如此,这家专注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AI)巨头当前的股价被市场赋予了高达222倍的远期市盈率。
推动这轮股价暴涨的关键在于:Palantir于2023年中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AIP)。这一平台催生了强劲的营收增长,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达39%。Palantir的崛起正是AI技术如何在长期为股东创造巨大价值的鲜明案例。
本文将介绍三家具有类似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它们均拥有尖端平台、快速扩张的市场以及实现可观回报的潜力——或许能成为“下一个Palantir”。
政府AI承包商:BigBear.ai Holdings(NYSE: BBAI)
BigBear.ai正活跃于Palantir擅长的领域——为政府机构提供AI驱动的决策智能解决方案。虽然该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4%,但其基本面却展现出强烈的逆势反弹迹象,特别是在利润丰厚的政府AI市场中。
BigBear.ai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等政府机构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为其提供用于数字身份验证和国家安全的AI解决方案。这种“政府优先”战略与Palantir早期路径极为相似,即通过与拥有庞大预算与长期合同周期的政府建立深度关系来奠定增长基础。公司当前的积压订单为3.85亿美元,是季度营收的十倍以上,为未来收入提供了显著可见性。
财务方面,BigBear.ai的运营正在趋稳。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达到3480万美元,净亏损也从去年同期的1.278亿美元大幅收窄至6200万美元。管理层维持2025年营收目标区间在1.6亿至1.8亿美元,显示出其对执行力的信心。
本季度,公司还通过减少5800万美元长期债务、以及认股权证行权融资6470万美元,显著改善了资产负债表。截至一季度末,BigBear.ai持有现金1.076亿美元,拥有充足的财务灵活性来持续投资AI增长战略。
BigBear.ai的投资吸引力在于其正处于政府数字化转型与AI采纳两大趋势的交汇点。CEO Kevin McAleenan指出,公司在多个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领域正看到“初步且令人鼓舞的动能”。目前市值仅为11亿美元,与Palantir的2880亿美元市值相比仍大幅折价,但两者皆聚焦同一高速增长的政府AI市场。
保险科技颠覆者:Lemonade(NYSE: LMND)
Lemonade正通过AI技术颠覆全球9万亿美元的保险行业。该公司AI算法覆盖从风险评估到理赔处理的整个流程,有时理赔耗时甚至不超过3秒钟,在成本效率上远胜传统保险公司。
尽管Lemonade当前股价仍比其2020年IPO价低57%,但其增长轨迹依然强劲。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营收增长已达2240%,并在首份保单售出八年半后,就突破了10亿美元有效保费的里程碑。目前客户数量超过250万人,已逐步逼近盈亏平衡点。管理层预计公司将在2026年底前实现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正。
推动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其汽车保险子品牌Lemonade Car。这一业务瞄准的是美国3,500亿美元的庞大车险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保险的交叉销售数量翻倍增长。如果Lemonade能在这一市场中占据哪怕是微小份额,其AI优先平台有望带来类似Palantir的长期回报潜力。
AI基础设施“淘金卖铲者”:Nebius Group N.V.(NASDAQ: NBIS)
Nebius是一家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AI基础设施企业,正受益于当前AI建设浪潮。截至目前,公司股价年内上涨36%。2025年第一季度,Nebius营收同比暴增385%至5530万美元,增长主要来自其核心的AI基础设施平台业务。
Nebius运营的是一套专为复杂AI工作负载打造的全栈式AI云平台,涵盖计算、存储、托管服务以及AI开发者所需的各种工具。公司自研的云架构及自主设计的硬件,使其在AI场景中区别于传统云服务提供商。除核心平台外,Nebius还持有自动驾驶企业Avride与技术教育平台TripleTen的股份,形成业务协同。
尽管公司尚未盈利(2025年Q1调整后EBITDA亏损为6260万美元),但Nebius Group正处于两大趋势交汇点:一是AI基础设施扩张,二是行业对专业化云服务的需求激增。
随着AI模型愈发复杂,通用云平台难以满足其高密度、高性能的需求,推动市场向定制化平台迁移。Nebius凭借技术优势,有望从传统云服务巨头手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换言之,Nebius Group正成为AI淘金热中的“卖铲人”,具备爆发式成长潜力,值得关注那些正在寻找“下一个Palantir”的投资者重点布局。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