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iFly挑战中国大疆霸权,新一代商用无人机性能超群

中美无人机对决:SiFly能否借政策与技术东风撼动全球市场?

美国SiFly挑战中国大疆霸权,新一代商用无人机性能超群

中国主导全球无人机产业——尤其是大疆(DJI)

根据ResearchAndMarkets.com今年4月发布的《Connected Commercial Drones-第一版》报告显示,中国企业DJI(大疆创新)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高达70%。美国公共广播电台WBUR进一步指出,在美国本土市场,DJI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惊人的75%。

不过,一家美国初创企业正试图改变这一局面。

初露锋芒的SiFly

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初创公司SiFly,正如《Newsweek》上月报道所言,“立志取代深圳的大疆,成为全球商用无人机新标准”。

在上个月之前,SiFly始终处于“隐形模式(stealth mode)”运作,刻意低调行事,甚至刻意对外隐瞒其存在。但在今年5月,SiFly终于揭开面纱,推出两款全新的商用四旋翼无人机产品:SiFly Q12Q250

其中,小型的Q12最大续航时间长达3小时,在电量耗尽前可搭载10磅(约4.5公斤)载荷飞行90英里(约145公里);而体积更大的Q250虽然续航时间缩短至约一半,但其有效载荷是Q12的20倍

当前市场上,包括DJI在内的其他无人机品牌尚无产品能在续航与载重性能上匹敌。在5月于密歇根州举行的一场无人机竞赛中,SiFly Q12更是打破纪录,成为全球续航最长的投递型四旋翼无人机。

对比来看,DJI的Phantom 4 RTK虽非其消费级爆款,但作为一款中端商用无人机,售价约为6,500美元,最大载重30磅,但续航时间仅为30分钟(约飞行4英里)

而DJI当前最强大的机型为FlyCart 30,售价2万美元,可承载66磅载荷飞行约10英里。但此机型在美国通常需特别订购,供应受限。

SiFly价格策略:高低之间的腾挪

那么,SiFly的无人机定价如何?这个问题目前仍是个谜团。由于Q12和Q250刚刚面世,尚无公开定价信息。

无人机行业网站UAVCoach.com预计,Q12的建议零售价至少为1万美元,可能远高于此。而SiFly方面对于Q250的定价目标虽尚不具体,但态度明确:

“我们希望把Q250的定价控制在大疆高端产品与其他西方厂商之间的水平,目标应在10万美元以下。”
——SiFly首席商务官Logan Jones如是说。

SiFly能否真正撼动DJI?

换言之,SiFly两款机型的价格区间可能落在1万至10万美元之间。虽然这个范围仍属模糊,但若按Q250的技术指标,其性能完全具备定价超过DJI FlyCart 30的能力,在有效载荷与续航上远超对手。

以美国本土竞争者为例,上市公司AeroVironment(NASDAQ: AVAV)推出的商用无人机Quantix定价在1.5万美元左右,但在续航与载重方面均逊色于SiFly的产品。

简言之,就当前产品力而言,SiFly的无人机几乎独占鳌头,形成技术壁垒。

从隐形到亮相:竞争者必须应战

考虑到SiFly之前一直保密运作,如今正式公开亮相,无疑将迫使竞争对手(尤其是DJI)迅速提升自身产品力,或压低价格,以应对挑战。

而他们必须加快行动。因为SiFly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Q12,且目前已经开展产品演示活动,积极积累客户意向与订单储备。

关税影响:SiFly的“护城河”?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任何有关美国产品挑战中国产品的分析,都绕不开“关税”因素,尤其是前总统特朗普所主导的贸易政策遗产。

当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普遍征收至少30%的关税。而对于无人机这类含有锂电池组件的产品,还可能面临依据“301条款”征收的更高附加税。

这对SiFly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句话:“竞争压力减轻”。

即使DJI未来推出更强机型来正面迎战SiFly,也很可能不得不提高售价以覆盖更高的研发与零部件成本。再加上进口关税的叠加,这种价格上涨将更加明显,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性价比优势。

资本视角下的“窗口期”

综上所述,SiFly无疑选择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时间窗口进入商用无人机市场:技术领先、对手被动、政策扶持、客户待开拓——这正是初创企业快速切入并建立品牌的理想时机。

如今,就差一个关键问题了:SiFly能否IPO?

因为,市场已经等不及想要投资这家有潜力挑战DJI霸主地位的美国科技新贵了。

本文由:投资之家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

投资之家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之家不为任何公司、券商、金融产品背书。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oneyhome.com/665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6日 上午4:18
下一篇 2025年6月16日 上午5: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